EN
产品列表
相关产品
联系我们
销售热线:0632-5228899
公司传真:0632-4016677
E-mail:kr@krwater.com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薛城化工产业园府前路路南1号
详情

1631表面活性剂是什么

1631 表面活性剂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(CTAC),是一种典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,因分子结构中含带正电荷的亲水基团和长链疏水基团,具备表面活性核心特性,在工业、日化、科研等领域应用广泛。

一、核心基础属性

项目具体信息
化学全称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(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)
分子结构特点亲水端:带正电荷的 “三甲基铵离子”;疏水端:16 个碳的长链烷基(十六烷基)
外观形态常温下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、颗粒,也可制成水溶液(浓度不同外观呈透明至微浊)
溶解性易溶于水(溶解后形成阳离子型溶液),也可溶于乙醇、异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
稳定性耐酸、耐硬水,但高温下可能分解,需避免与强氧化剂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接混用(易发生沉淀,降低活性)

二、核心功能与作用原理

其功能本质是降低界面张力,并通过 “亲水端朝向水相、疏水端朝向油相 / 空气相” 的定向排列,实现以下核心作用:

  1. 乳化作用:能将油相(如油脂、矿物油)分散成微小液滴,稳定悬浮在水相中,防止油水分层(如用于制备乳液、润滑油)。

  2. 杀菌消毒作用:阳离子基团可吸附在细菌、真菌的细胞膜(带负电)上,破坏膜结构、抑制代谢,从而实现杀菌,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显著。

  3. 柔软与抗静电作用:吸附在纤维(如棉、化纤)表面时,疏水端朝向空气,减少纤维间摩擦(实现柔软);正电荷中和纤维表面负电,避免静电积累(如用于织物柔软剂)。

  4. 增溶与分散作用:可将难溶于水的物质(如某些染料、农药有效成分)包裹在胶束内部,提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分散稳定性(如用于农药乳油、染料助剂)。

三、主要应用领域

  • 日化领域:作为洗发水、护发素中的 “调理剂”(使头发顺滑),或洗手液、消毒液中的 “杀菌成分”(温和抑菌)。

  • 纺织工业:织物柔软剂、抗静电剂的核心原料,尤其适用于棉、麻、化纤织物的后整理。

  • 工业清洗:用于金属表面除油剂、设备清洗剂,兼具脱脂和轻微杀菌效果,避免清洗后残留油污滋生微生物。

  • 科研与医药:作为 “相转移催化剂”(促进油水两相反应),或用于制备纳米材料(如介孔硅、金属纳米颗粒)的模板剂。

  • 农业领域:作为农药 “助剂”,提升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附着性和渗透性,增强药效。
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
  1. 配伍性:避免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(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)直接混合,会因电荷中和产生沉淀,失去活性。

  2. 刺激性:高浓度时对皮肤、黏膜有轻微刺激性,日化产品中需控制添加量(通常 1%-5%),使用后建议冲洗。

  3. 稳定性:储存时需避免高温(超过 80℃易分解)和潮湿环境,防止结块或变质。

综上,1631 表面活性剂因阳离子特性,在 “柔软、杀菌、乳化” 场景中优势突出,是工业和日化领域的常用基础原料。
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了解咨询购买更多水处理药剂相关信息请联系:0632-5228899